当前位置:老域名交易-玉米号健康保健品走俏 中老年人购买必须悠着点
保健品走俏 中老年人购买必须悠着点
2022-10-18

如今五花八门的保健品层出不穷,据中国保健协会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在我国,每年保健品的销售额约为2000亿元人民币,老年人消费占了50%以上。而调查显示:有70%以上的保健食品存在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的现象,虽然各大媒体关于老年人高价购买保健品上当受骗的报道屡见不鲜,但仍然阻止不了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热情。商家究竟有何高明手段,促使“银发一族”被忽悠后依然充当购买主角?他们又该如何走出这片“灰色地带”呢?

老人们正在免费试用某理疗床

老郑准备戴上老花镜“研究”老伴免费拿回家的保健品

老年人着迷“保健品”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花钱买健康”似乎成了中老年人深信不疑的观念。当76岁的杨老太又一次搬回价格不菲的某品牌保健品时,儿子小刘(化名)苦恼不已。

由于杨老太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疾病,无意中参加了一次“专家讲座”后,就与保健品结下了不解之缘。两年来,老人经常购买保健品,家中保健品堆积成山,且买回家的保健品只有少数能服用,一听说有新的品牌又开始疯狂购入。儿子多次劝阻依然无济于事,杨老太像是着了魔,谁的话也不听。

小刘告诉记者,只要儿女一劝杨老太,老人就声泪俱下,说孩子们没良心,辛苦把他们养大,花点钱买保健品还要受人管教。家住烟厂F区56岁的吴女士告诉记者,因老伴过世早,子女外出工作不在身边,自己不知不觉就喜欢上了这种老年人聚集较多,又有专人服务的活动。“近几年花费在保健品上的钱近4万,只要是‘专家’推荐说不错的保健品、医疗器械,我都会买回家试试,大多效果不尽人意。”吴女士说。

与小刘同样苦恼的人,还有家住东风广场附近的老郑,因为老伴有爱贪小便宜的习惯,近半个月来没让他少操心。年仅68岁的老伴张翠仙(化名)每天早上6点半准时出门到聂耳剧院听“专家讲座”,然后就开始往家里拿一些商家免费送的口服液、胶囊、膏药等保健产品。

据张翠仙介绍,10月初在聂耳剧院宣传多种保健品疗效的四川成都某科技有限公司,每天早上7点就开始“专家讲座”,参加讲座的人大多是退休在家的中老年朋友,自她参加讲座开始,剧院内每天爆满,去迟了还找不到好座位,商家免费送口服液等保健产品,现场气氛非常热闹。虽然多次让老人掏钱买产品,但在讲座结束前,会把老人先前买产品的钱如数退还。

“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我一直都担心,这会不会是一个陷阱,先让老人尝个免费甜头,重复地进行先买后返还同等金额货款的伎俩,以博得老人好感。推销到一定程度,商家收网走人,使其上当受骗,到最后花了钱买到的尽是些没用的产品。”老郑担忧地说。

据老郑讲,张翠仙老人喜欢参加这类免费试用的活动,而被忽悠的情况也时常发生,就在年初花了500多元买了个“三无”标识的足底按摩器,用了两次之后按摩器就坏了,回头退货商家早已没了踪影。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老年人就是冲着免费这两字参加类似的“专家讲座”。而绝大多数老年人也都会在免费试用过后购买保健品。虽然这些老年人平时省吃俭用,但购买起保健品来却毫不含糊。

推销手段多种多样

爱贪小便宜是不少中老年人的通病,而经销商正是利用中老年人这一弱点,通过组织中老年人免费参加会议、听讲座、免费进行体检等,博得中老年人的信任,然后推销保健品。

根据张翠仙老人的介绍,10月28日早记者来到聂耳剧院,跨入会场后,记者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偌大的剧院内,坐满了中老年人。讲台上“专家”绘声绘色在讲述如何使老年人找到健康,台下的老人们欢声雷动,不时爆发出一阵阵掌声、欢呼声。紧接着,保健品有着如何养生、降压、降脂、降糖等诸多功效在“专家”口中大肆宣传,听讲的老人们如痴如醉,对所宣传接近于神奇的产品效果深信不疑。

而张翠仙口中所说的热闹场面记者也亲眼目睹,只见台上的“专家”手拿本次活动推荐的产品,诚恳地介绍着:市场价值约千元,而本次活动只需500元一盒就能买到某公司生产的野生鹿茸。只见台下的老人们手拿人民币蜂拥而至,把整个讲台围得水泄不通,场面着实壮观。又如张翠仙所描述,在讲座最后不仅鹿茸白送给了老人,先前买产品的钱也如数退还。而经销商真正的目的是否真像他们所说关爱老年人的健康无偿赠药,广施仁义,对此也有人持置疑态度。

上周四,玉溪市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接到举报,来到玉溪中心城区某酒店对一个涉嫌宣传保健医疗药品的健康知识讲座进行检查,而在面对检查人员时,受推销的老年人不但没有表示支持,反而替商家不断地辩解,这让执法人员很无奈。

“现在的老人手头都有积蓄,年纪大辨别真伪的能力也相对差,商家说的话就全信,而我们的忠告却没人搭理。”玉溪市工商局商标与广告监督管理科科长杨敏说。据杨敏介绍,现在商家忽悠老人的手段层出不穷,首先通过免费试用、免费检查身体、免费抽奖等手段,利用老人要面子、心肠软等弱点步步逼近诱导老人购买其产品;然后,通过与老人聊天了解老人喜好,利用很多“空巢”老人渴望亲情的心理,给老人过个生日,送束鲜花,对老人的生活经常嘘寒问暖,在熟悉之后采用软磨硬泡的方式来达到目的。最后再通过健康知识讲座,让老人们重拾对健康的渴望及对幸福的追求,将产品的疗效吹得天花乱坠。而他们一般也会选择隐蔽性较好的场所,避开执法巡查时间来进行宣传,若是没人举报,执法部门很难发现,从而给监管工作造成一定难度。

食品安全法草案有望规范市场

据介绍,保健食品的监管是一个令行政部门头疼的问题。在我国实行的是“谁审批谁管理”的监管制度。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审批,但同时卫生部门也具有对保健食品实行监管的职能,这样错综复杂的管理最终造成的却是“谁也管不了”的局面,最后一旦保健食品出现问题,药监局表态“我只负责审批”,而卫生部门又表示“我没有审批我无法监管”,致使保健食品一直存在监管空白的问题。

据了解,不久前在国务院批准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三定”方案中,其职责也发生了变化,首先将综合协调食品安全、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职责划给了卫生部;其次将卫生部食品卫生许可,餐饮业、食堂餐饮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和保健食品、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的职责,划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根据《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保健食品注册,是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申请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条件和要求,对申请注册的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以及标签说明书内容等进行系统评价和审查,并决定是否准予其注册的审批过程。”而由于历史原因,目前保健品市场上有两种批准文号:一个是卫生部批准的“卫食健字”(2003年前),另一个是国家药监局“国食健字”批准文号。这两种批号不仅给消费者认知产品带来困难,同时也给监管执法人员的工作带来许多困难,若两部门部分相关信息衔接不好时,卫生监督执法人员“不懂”药监部门批文产品的事情就会发生。

10月23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食品安全草案三审中,有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现在保健食品存在很多问题,将保健食品按一般食品管理是不够的,还应作出更为严格的规定。而随后法律委员会已经请国务院法制办、卫生部尽快研究,提出方案。

老年人如何走出保健品误区

根据《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规定: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及广告必须真实、合法、科学、准确,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保健食品的广告内容应当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说明书和标签为准,不可任意扩大范围。而《广告法》中也有明确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与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对保健食品宣传内容进行的一次调查表明,有70%以上的保健食品存在着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的现象。而种种具有显着“疗效”标注着能治百病的保健品很多都是心理依赖产生的效果。如何走出这个误区呢?玉溪市卫生监督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保健食品是不允许宣传药品疗效的,在一些临时的场所里集会售药大多属于“无证经营药品”的违法行为。据工作人员分析:老人很少投诉的原因主要还是法律意识不强,即便买到假的产品也只会当花钱买个教训。这样只会让商家更肆无忌惮,玉溪市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呼吁,市民如发现有违规销售行为,可拨打投诉电话向卫生、药监部门举报。

工商部门提醒中老年消费者:在参加保健讲座时,应注意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区别,保健食品不能起到治病的效果,不要盲目相信保健品的治疗功效,购买保健品可以到正规药店或商店购买。对于经销商通过宣传其疗效而鼓动购买,一定要注意,谨防上当受骗。

而针对一些老年人痴迷于保健品的现象,有关专家建议老人要及时戒除心理依赖作用。据调查,一些老年人对健康、对疾病、对保健知识的了解比较浅,也不能正确看待保健品。而对养生有多年心得的老郑认为:对疾病的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有病应该到正规医院,而不是盲目的花钱购买保健品。再者老年人服用保健品应该适量,乱吃保健品,摄入了超出生理需要的营养素,很可能出现物极必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