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域名交易-玉米号健康新京报转型之作:推移动APP“热门话题
新京报转型之作:推移动APP“热门话题
2023-03-12

5月2日,热火朝天科技公司的团队,更新了一款叫做“热门话题”App的苹果系统的第二版。上线一周,反馈不错。

热火朝天科技公司是新京报的一次“内部创业”,它由新京报和三胞集团联合出资,目前内容团队的核心,主要来自新京报。

“热门话题”是这个公司推出的第一个新闻类App,也是新京报的转型力作,与其他市面上的类似产品不同,这款App以智能+人工精选+精编优质内容为特色,强调“有趣”、“有用”、“有温度”。

这款App重心在对新闻的热点解读上。热点新闻,另类解读与网友吐槽齐飞;注重视觉体验与互动。当这些属性都汇聚在同一款App时,会产生怎样的化学效果,它有哪些与众不同,传统人在操作新平台时又有哪些?

在热火朝天公司的小会议室,新京报新原内容运营负责人、热门话题内容运营负责人李素丽娓娓道来。

新京报传媒研究院(以下简称“新”):“热门话题”这款App的IOS版5月2日已经更新到第二版,目前这个版本的反响怎么样?还满意么?

李素丽(以下简称“李”):至少过了我们自己这一关,用户满不满意还要再验证。用户数量是在上升的。主要还是一些朋友圈、同行中进行推广。他们对我们来说是种子用户,我觉得他们的反馈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我们不怕他们说这不好、那不好,我们愿意去改进。第一个版本3月是上线号更新的版本比上一个版本进步很多。

李:这边是分内容运营、产品、技术、市场。我主要是负责内容生产,包括怎么运营、推广。

李:其实这个名字还纠结了挺长时间,因为这名字还挺俗的,是一个统称。一开始是大家想做一个热门话题类的App,想名字也头脑风暴了好多,大家也是集纳了好多次,想过“瞅啥”,还想过“发条”,但是后来想了这么多,可能每个人对它的定位不一样,说不定“热门话题”比较通俗易懂。一说大家都知道,我们做的就是个热门的话题性的App,最后还是回到了原点。

李:当时想的是利用我们的一些优势。新京报出来是做内容的,我们对话题的把握和是有经验的,比如知道当前的热点是什么、知道大家在讨论什么。

李:最大困难是定位。有时候我们会跟刘炳(新京报原副总编,热火朝天科技公司总裁)、产品部门和技术部门开会到很晚,讨论我们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东西、给谁看。定位出来之后就是工作上的辛苦了,没有了心理上的迷茫。

新:我看到刘炳老师在接受采访时提到,“热门话题”有不四的说法:无延展不新闻、无分享不热门、无互动不话题,还有所谓有趣、有用、有温度,这些定位是在这个App诞生之初决定的吗?

李:没有。其实我们第二个版本和第一个版本差别挺大的,第一个你不觉得像今日头条吗?第二个版本更注重优质精选,呈现方式也有很大的变化,刚才讲到的“有趣、有用、有温度”是第二个版本才更加坚定明晰下来的。

做新闻内容,好奇心还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你自己得有好奇心,另外就是把握用户的好奇心,让他们觉得新闻也可以这么有趣。

这也是我从新京报总编辑王跃春那里学习、感受特别强烈的一点。遇到一些好的新闻线索,她总是会提醒我们,这么有意思的新闻,你们都不好奇么?为什么不去采写报道呢?

李:对。其实是两条线的交叉点,有趣的内容很多,新闻也很多,我们只选择有趣又是新闻的内容。

新闻,很大的一个点就是未知,因为不知道这个事情,所以很好奇、想了解它。转来转去又回到了最初。

对于APP“有趣”的界定,我们想“有趣”里面还是有一点幽默感和智慧在的,看完不会觉得一点营养也没有,所以我们的“有趣”和“与肤浅为敌”是可以相匹配的。

说句题外话,我们几个做内容的搭档,还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对一个人的很高评价是:他(她)是一个有趣的人。有趣也是一种高度呢。

李:现在市面上的很多新闻资讯App是一个海量信息库,比较庞杂。与其相反,我们侧重于精选优质,希望能帮助用户在冗杂的信息中,直达他们想看的内容,为他们节省筛选的时间,同时又给他们带来“悦读”的快感。

另外,我们的编辑作用相对发挥得比较大,他们会选取符合我们App标准的内容、配发有意思的评论,然后呈现出一个有意思的东西。其实这是一个编辑再创造的过程,对编辑的要求更高了。

李:说实在的,这个我们没想太多。初步的设想是通过原生广告的方式来盈利,根据各个栏目的特点,希望内容跟广告进行融合对接,做不像广告的广告。

李:5月2号新版本推出后我们马上跟产品、技术的同事开会讨论,马上进行迭代。

比如“图文无关”中,我们一开始设想的是用户点开图片可以自己DIY一句话并转发出去。

当时我们跟技术、产品讨论的时候,他们说这个想法很好,但他会从整个产品上考虑。首先让用户了解这个产品的属性,慢慢产生自己参与的,可以在接下来的版本中增加这个功能,用户可能每天就盯着这个栏目看看它有没有更新。

不过这两天我们搞了一个有征集活动,邀请用户来“神配图”,大家参与的热情还挺高的。

李:现在我们虽然是追求呈现优质的内容,但是独家的比较少。我们都知道,独家的是更有影响力的。我们现在的个别内容,也围绕一些热点做整合延展,还有些特色栏目。这方面以后也会加强,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李:我们会提高内容质量,把“热门话题”做得更好。希望用户感受到我们的诚意,喜欢上这个产品。目前还是先把手头上的产品做好。

新:“热门话题”算是你职业径上的转变了,现在跟技术、产品的人在一起,这种碰撞对你有改变吗?比如方式和想法。

李:有改变。有时候我们只站在内容这一块,想着内容怎么呈现最好,不知不觉就不断地想做加法,想增加一些功能,想一下子就做到尽善尽美。

负责产品和技术的副总裁马金男就会提醒我们,增加一个功能比较容易,但砍掉就会比较麻烦。一个产品的生成就像树一样,是慢慢长的,要允许它有个成长的过程。

这些对我都有触动,让我们对产品品质有高要求的同时,也要允许它有缺憾,要一步一步来。我会有一个平衡和学习的过程,苛求完美的同时,也要学着和包容。

新:你曾用“遇见你是最美丽的意外”,来描述你在新京报的10多年岁月,若用一个词来描述你们现在的创业,你会选择哪个词?

“为了这个产品,我也是豁出去了。”微信里跳出这句话时,我仿佛看见了她握住拳头、下定决心的样子。

我们到热火朝天公司门口时,她从办公室迎了出来。清爽的短发、面颊白净、素雅的格子衬衫搭配浅色牛仔裤。

这款Slogan叫“与肤浅为敌”的新闻APP,强调“有趣、有用、有温度”。内容编辑大多是90后,他们充满活力、很有想法,对新闻进行“另类解读”,以更有趣、更接地气儿的方式呈现出来。

更新之后,这个APP在同事朋友之间的反响还不错,算是可以拿得出手了。说起产品,李素丽干练沉稳、语速飞快、活力十足,完全看不出她连续加班的疲惫。

当然目前这个版还是有很多问题,可至少过了我们自己这一关,在及格线以上了。边说,她的手边在身前横着一划。

开始做这个产品,三月份第一版APP出来之后,还是很迷茫的。素丽回忆,产品的名字、定位、角度,都在摸索。几次头脑风暴之后,同事们提了很多,但都不满意。

后来他们又把目光回到原点,新闻是什么,不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么,就是未知、对新事物的好奇,所以干脆就回到出发点,就强调有趣,返璞,于是APP的口号、规则、方向、栏目就沿着这个方向,应运而生。

说起“有趣”,素丽拿出自己的手机,点开“热门话题”,“你看这个图文无关的栏目”,她手指修长,在手机上滑动着。

这个栏目的灵感就来自网络上很多段子,文字和图片内容看似没关系,但在含义上却有某种联系,让人看了会觉得有趣。

“我们就得到了,新闻是不是也可以用这种有趣的方式呈现。我们的编辑做的不是简单的搬运工,而是对内容的深耕,找到新的角度,新的切入点,将内容做得更有意思。”

“新京报准备做热火朝天时,戴自更社长问了我两次自己的想法,两次我都没怎么犹豫,确定想参与这个项目。非常感谢戴社长能同意,我也遵从了自己内心的选择。”素丽聊到自己的转型,语气轻松。

在新京报做了10年内容,工作开始变得程式化:3月做,6月做高考,9月做开学,10月做国庆,接着又到春运了。复印机一样的日子,让她觉得机械。

但尝试并不容易。此前只需要考虑内容本身,把内容一心一意地做好了就可以,但到了网络,就得考虑用户,得想着用户爱看什么,新闻发出后,反馈很快就会出来,很直接。整个模式变了,径改了,素丽边学习边调整。

巨蟹座的她,随遇而安、低调言行的背后,骨子里却有着新闻人特有的“不安分的”心。

不管做什么,只要一心一意地做一件事,就很快乐。“我有这种毅力和信心把事做下去。”说这话时,她眼神坚定。

“一心一意”似乎是她职业生涯的高频词之一,当初毕业工作后,她还想着考研,但心扑在工作上后,考研结果可想而知。

2003年应聘新京报时,面试官王跃春问她,是否带了自己的相关版面,作为应聘材料时,她傻眼了,没带。

在她眼中,能和刘炳、宋喜燕这些志同道合、“气场相同”的同事并肩创业,也是一种幸运。

2003年9月28日,已经工作了快三年的素丽,挤上了从河南郑州开往的火车。

没有,嗯,还真的没有。新京报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平台。给人很大的成长空间。素丽一直飞快的语速降了下来。

11年,新京报的老同事,在深度报道部、编辑部和新编辑部都磨砺过。

她说,她这段经历正暗合了新京报那首社歌的名字《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